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企业文化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6-12-02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传承优秀文化基因
打造上海纺织全国布局、海外发展的软实力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企业文化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纺织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童继生
(节录第一部分)

同志们,各位老领导、民主党派的朋友们,下午好!
今天我们济济一堂,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的讲话,表彰“两优一先”、劳模先进、落实“两学一做”、弘扬先进文化,意义非常深刻。
今年是集团在“十二五”发展取得重大成果基础上,向“十三五”更高目标进军的第一年。在这个关键节点,我们迎来了建党95周年、迎来了“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完成了集团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体系的提升。这一系列政治契机和文化准备,为我们完成“十三五”开局之年的任务,进而推进整个“十三五”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精神动力和思想文化基础。今天会上表彰的各路先进,是在集团深化改革,推进“六化”建设,即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专业化、信息化、系统化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精神,为我们竖起了“两学一做”的标杆,提供了践行先进企业文化的典范。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发扬先进、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宣贯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紧密结合起来,动员全体共产党员,带动广大职工群众,万众一心、攻坚克难,为实现集团的共同目标奋力拼搏。围绕“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传承优秀文化基因,打造全国布局、海外发展的软实力”这个主题,我代表集团党委作一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报告。主要讲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认真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夯实党建基层基础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5年光辉历程。95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不断战胜困难、不断战胜敌人、不断纠正自身错误中发展壮大,成为拥有8800多万名党员,领导日益强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光荣、正确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历经95年国内外各种风浪的考验,依然永葆青春,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正确的理论指导;靠的是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靠的是坚强的群众基础和符合历史潮流的正确的前进方向。作为党的执政基础,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要责无旁贷地坚持“三个必须”。
(一)必须坚持不懈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1921年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纲领,中共二大制定了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章程》,90多年来。《党章》经历16次修改,体现了我党在指导思想、宗旨不变的前提下,目标任务和要求的与时俱进。《党章》作为党内建设的第一部基本大法,在不断修改中得到完善,并不断指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中,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这种不断发展的红色基因,是我们党不断奋斗、继续前进,党的事业不断发展的的源头活水。
我们党有全党共同秉持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就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和党内外的群众结合在一起,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一切为了群众,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就是要正确处理和有效地解决党内矛盾,克服缺点,纠正错误,使我们党员和党的组织少犯错误、不犯错误。
我们党有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这些虽然是以特定历史时期命名的,但是其内涵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还都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如井冈山精神所反映的艰苦创业、党的领导和士兵委员会所表现的群众监督作用;延安精神产生于党走向成熟的历史时期,它蕴含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学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品格。
我们党有在总结党的集体奋斗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中概括出来的高尚品德,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先公后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等。这些,都成为共产党人内化于心,自觉践行的优良传统。
(二)必须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5月24日,集团党委召开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两级班子的范围作了专项工作部署。今天,面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员代表,再做一次深化动员。我代表集团党委提两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项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深刻领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明确基本要求。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决定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简称“两学一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对象都是县处级以上干部,重点解决“关键少数”存在的突出问题。而今年在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使党内教育从抓好“关键少数”向抓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如果说,抓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是党建的关键重点,那么抓好全体党员队伍建设就是党建的根本基础。开展“两学一做”,必须掌握和做到“三个五”。
一是“五个进一步”的要求。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党员自觉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做到“五个进一步”: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和觉悟;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树立清风正气,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勇于担当作为,在各自的岗位上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团结统一夯实基础;进一步为推进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是着力解决“五个问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增强针对性,“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着力解决“五个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主要是对共产主义缺乏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精神空虚,推崇西方价值观念,热衷于组织、参加封建迷信活动等;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的问题,主要是看齐意识不强,不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在党不言党、不爱党、不护党、不为党,组织纪律散漫,不按规定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不完成党组织分配的任务,不按党的组织原则办事等;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主要是利己主义严重,漠视群众疾苦、与民争利、执法不公、吃拿卡要、假公济私、损害群众利益,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临危退缩等;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精神不振的问题,主要是工作消极懈怠,不作为、不会为、不善为,逃避责任,不起先锋模范作用等;着力解决一些党员道德行为不端的问题,主要是违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不注意个人品德,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等。要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以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和努力拼搏的工作作风,来推进集团新一轮的改革发展。
三是工作方法上要做到“五个坚持”。根据中央和市委的统一部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推进要做到“五个坚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
第二项要求:“两学一做”要效果导向,要真学真懂真用,要落实到岗位见效,推动“十三五”规划的实现。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是基础、“做”是关键、“实”是保障、重点在基层。习近平最近强调,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纺织的基层党组织、党员总体上说是好的、合格的,但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我们要把工作重心放在支部、党员上。要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为此,集团党委印发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提出了以支部为单位开展专题学习讨论、安排集中性专题党课、开展“身边的共产党员”微视频展播活动、召开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等一系列工作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在组织党员“认真学”的基础上,搭建让党员“积极做”的活动平台,切忌“学”、“做”分离两张皮。
当前,集团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重点战役的推进正在攻坚,学习教育必须同我们正在做的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起来,借力借势,实现集团中心工作的有效推动。各单位要把“两学一做”和找差距、“补短板”工作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突出解决制约企业改革发展所存在的问题,狠抓整改、突破瓶颈、转型升级。要设计和落实载体,让广大党员在岗位践行先进性的同时,在企业重点工作、重要项目中施展身手,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党员在企业发展中的自觉执行力,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所激发出来的热情,化为全体党员在重点项目中,冲锋陷阵,敢打硬仗,开拓创新的力量。
(三)必须认真贯彻中央44号文件,落实两个主体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眼于新的形势任务,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去年,中央下发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及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上海市委也制定了实施办法。为落实中央44号文件精神,集团党委专门组织了专题调研,针对短板,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当前在党的建设中要重点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落实从严管党主体责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要加强党务工作部门建设。根据集团管控模式优化进程,在事业部实体化、企业管理关系调整中,同步健全企业党建工作机构设置。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梳理集团和直管单位党建工作的职能,提出若干刚性指标,配齐必要的专兼职党务工作干部。兼职的党务工作者一定要明白,兼职不是兼带,不是可有可无、附带做做的工作。党委书记要明白你首先是一个党委书记,做好党的工作是你的首要责任,是从严管党的第一责任人。党组织书记要支持行政工作,但不要代替、陷入具体的行政工作,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党组织书记要善于为行政工作鸣锣开道,创造好的工作氛围;有时要站在台后,为行政领导事先出谋划策、事中保驾护航、事后及时总结;有时要站在台前,为行政领导站台补台。
要加强党建工作的队伍建设。由于历史的原因,集团党务干部数量严重不足。要针对专兼职党务工作者队伍年龄断层、后继乏人的工作瓶颈,加强年轻党务工作干部的培养。要选拔一批优秀青年骨干到党务工作岗位上实岗锻炼,增加复合经历,培养复合素质。在新换届的基层党支部中提高80后的党支部书记的比例,两年内要达到30%以上。今后有条件的单位,基层党支部可以从80后年轻的优秀党员中直接选拔培养党支部书记,以利于党务工作后备干部的培养和储备。要打通党政干部交流,上下岗位交流的通道,培育一批既懂政治、又守规矩,既懂业务、又能管理,既能在上海做,又能在沿海、内地,五洲四海开拓的、有复合经历的优秀青年干部。
要加强党建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建设。随着新老交替速度加快,基层党支部换届比较频繁,不少从来没有接触过具体党务工作的同志走上支部书记岗位。我们一定要把集团多年来党建工作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变成操作流程、规范、工作指南。这次首发的《党建实务操作指南》就是一次积极的尝试,希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并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二是从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党风廉政建设上体现出更大的力度,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集团进入 “全国布局、海外发展”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的更大挑战。不论是中央、市委的精神还是自身发展的要求,都需要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坚持“自觉、自律、自查、自省”,才能使国有企业始终保持风清气正,肩负起执政党政治和经济基础的重任。
要自觉强化廉洁教育,努力提高纪律和规矩意识。要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开展《准则》和《条例》(包括《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宣传教育,使党的纪律和规矩深深印刻在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人员的心中,“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在守住法律“底线”的同时,更要先架起一道“纪律”和“规矩”的防线,自觉做守纪律、讲规矩的模范。
要自觉强化制度建设,努力提高监管工作有效性。在今年的党风廉政大会上,我们对市场化、国际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腐败和诱惑作了专门的提醒,列出了领导干部容易出错、容易犯错、容易疏忽的十种违纪现象。但要根本解决问题,还要靠自觉意识和制度执行。去年我们根据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建立了“1+7”在内的制度体系,同时进一步加强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包括领导人员作风建设专项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执行力。
要自觉强化监督检查,努力提高执纪问责威慑力。加强审计披露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专项抽查,促进集团和各投资企业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加强问责和效能监察项目的专项抽查,确保集团重大战役项目的有序推进;加强信访办理和案件查处工作,抓苗子、抓倾向。今年上半年,我们开始探索并建立了集团内巡察制度,对集团和各投资企业开展常态化的巡察工作,通过五大巡察方法,开展八个方面重点内容的监督检查,目前,已对下属六家单位开展了巡察,并发现了一些问题,及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和处理意见。

(节录·第二部分)

(一)认真研究百年纺织历史,传承优秀纺织基因

上海纺织的发展史,生动记录了中国手工纺织业到机器纺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海纺织工人的发展史,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工人运动史。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纺织几百个工厂、几百万平方的厂房土地旧貌换新颜的变迁,是上海城市风貌和功能的变化发展史。

回顾纺织历史,我们感到骄傲。上海纺织250万纱锭和完整的产业体系,55万产业大军,曾经创造了中国纺织半壁江山的辉煌,涌现出了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劳模和时代楷模。先后产生了以全国劳模杨富珍为代表的“心贴布、布贴心,纺纱织布为人民”的奉献精神;以苏寿南为代表的“发展三枪,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以黄关从为代表的“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准确”的科学精神,以及被周恩来总理肯定的“精益求精”的嘉丰棉纺厂精神。

回顾纺织历史,我们感受光荣。以荣氏家族为代表,上海纺织与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以顾正红为代表,上海纺织与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斗争紧紧联系在一起;以时装周为代表,上海纺织与东方大都市时尚化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历史留给了我们最高的评价:上海纺织是民族工业的摇篮,上海的母亲工业。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系列光环下,处于历史顶峰的上海纺织,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工作。回顾纺织的历史,我们经历了太多磨难和坎坷。九十年代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国内外纺织业发展的挤压、竞争,上海纺织从“摇钱树”变成了“苦菜花”。老一辈的纺织人,在回忆起纺织大调整,尤其是减员压锭那段艰难的日子,几乎是欲哭无泪!

整整20年上海纺织工业经历了大规模压锭减员、下岗分流,过程无比悲壮!55万纺织人以大无畏的气概,自我革命、自我牺牲、主动创新,确保了上海纺织队伍不散、精神不垮、旗帜不倒,并在最艰难的时期,第一次理性地提出企业文化建设,第一次有了上海纺织自己集团层面的文化理念、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第一次有了自己的LOGO,色彩,VI,第一次有了自己创作的《上海纺织之歌》。我们不仅在最困难的历史时期建立了自己集团统一的文化理念体系,还在实践中摸索,形成了一整套企业文化推进落实的做法。实践证明“科技与时尚”这面大旗,有效统一了全集团数万名员工对集团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认同,集团统一的文化理念体系有效地把几乎自顾不暇的纺织各级各类企业,凝聚在了一起。

回顾上海纺织历史,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150年的上海纺织发展史孕育出的“忠诚敬业,自强不息,巧手细作、衣被天下,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进取向上的爱国精神,是我们事业不灭的优秀基因。

——55万上海纺织工人在创造中国纺织半壁江山的辉煌历史中凝聚成的“无私奉献、精益求精、高效优质、永不满足”的扎实向善、向着精细的纺织经纬精神,是我们事业永存的优秀基因。

——历经30多年改革调整,转型升级,体现出来的“自我革命、自我牺牲,敢为人先、坚韧不拔”的向好向前、不断创新的纺织时尚精神,是我们事业常青的优秀基因。

正是在这三大优秀历史文化基因作用下,我们才能在最困难的时期,在全国同行中最早提出“科技与时尚”这个最响亮的口号,确定了新的发展方向,走上了高端纺织,科技纺织,绿色纺织,时尚纺织的发展之路。从此,上海纺织历史的优秀基因,孕育出了上海纺织时尚文化的种子。

契合发展“科技与时尚”高端纺织的目标,2006年以来,集团一年一个重点、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扎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十年来,通过不同的抓手和载体设计,先后实施了导入年、宣贯年、实践年、推进年、渗透年、改善年、提升年、巩固年、完善年、展示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持续创新,不断为企业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不断为战略转型和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思想文化基础和舆论氛围。

由于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脚踏实地,不放空炮、不开空枪、不搞形式主义,始终围绕企业转型发展、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落到实处,推动实现了车用纺织品全国第一,膜结构材料中国第一,三枪内衣销量全国第一,芳砜纶材料第一批进入大飞机,三带产品进入航母、航天,2015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第一等一批值得引以为傲的成绩。尤其是从2014年起,我们确定了新的改革方向和目标, 2015年开启人才建设年,2016年进入“十三五”征程,开启企业文化建设年。2015年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环境下,我们实现了全年总规模和利润逆势上涨,收入首次突破460亿,利润首次突破10亿。打破了多年徘徊的规模430亿,利润7~8亿的局面。今年一季度又出现了各项指标上涨,预计全局有望实现500亿销售总额和12亿利润。

(二)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与时俱进,打造企业、员工、消费者命运共同体

集团2014年确定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做了大量布局工作;2015年组织了十大战役;制定了“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路径、方法。我们用了整整两年时间倡导解放思想,倡导与“六化”建设(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专业化、信息化和系统化)目标相符合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为集团文化的提升做了扎实的铺垫。

提升集团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对过去十年的实践进行总结、获得启迪。回顾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得失,我们得到深刻的“四大启示”:

一是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老话新题,必须具有历史的传承性

回顾上海纺织发展历史,我们发现,每当上海纺织遭受挫折,甚至频临危境,总有一种力量使她奋起,并再度走向辉煌;无论是历史脉络还是先进典型,始终都有一种一脉相承的内在力量在闪光,这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就是百年纺织积淀的优秀文化基因;就是纺织前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向上、向着民族兴旺的纺织爱国精神”;55万纺织大军用智慧和汗水凝聚的“向善、向着精细的纺织经纬精神”;30多年改革,减员压锭、转型升级的泪水和拼搏打造成的“向好向前、不断创新的纺织时尚精神”。这三大优秀历史文化基因具有超越时空、恒久价值的内在力量,是福泽一代又一代纺织传人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绝不能让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我们手中流失,绝不能让纺织的优秀文脉在新一代纺织人中断流、失传。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是他人无法超越的独特竞争力。提升企业文化,首先重要的就是传承纺织优秀历史基因,从中寻找、提炼、传承文化力量,让纺织特有的优秀文化基因代代相传,支撑我们砥砺前行,百折不挠,冲破一切艰难险阻,把上海纺织的血脉在上海全球化都市新产业发展中传承下去。

二是企业文化建设内容及方式要与时俱进,必须富有时代的现实性

上海纺织150年一路走来,一直闪耀着独具特色的“经纬上的文化”。“辛苦我一个、美化十亿人”,这种文化以特有的精、气、神诠释了纺织大生产、大经营,最有组织性、纪律性,始终与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的特征。这种根植于每一个纺织传人心灵深处的优秀文化基因,即使在新常态下依旧闪耀着历史的光芒。企业文化建设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链接,是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不传承就无以创新,不创新就无以传承。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中,企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变化,集团的目标任务发生了变化,企业员工队伍发生了重要变化,企业文化的内涵必须不断丰富、外延必须不断拓展。概括起来说,就是一个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集团需要有新的、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支撑,企业文化必须与企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匹配,同频共振,形成新的发展方式所需的内生动力。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是在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基因的基础上,注入新的内涵,打造企业、员工、消费者命运共同体,使之具有时代特征、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三是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一种现实取向的思想建设,更是一种未来竞争所需的软实力建设,必须拥有未来发展的前瞻性

企业文化建设既要解决当前任务的观念和文化动力,又要在未来中长期发展中发挥理念导向、观念定向、文化引领作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营造过程。2006年构筑的匹配战略转型的集团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我们用了10年,这次文化升级,我们也是按管十年的要求设计的,具有指导未来的前瞻性。不仅如此,文化理念体系一旦确立,我们还要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不断加以深化、丰富和完善,优化生态环境。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出“六化”建设的深化要求,不断开展培训,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我们的文化内涵和指导作用不断与时俱进,使集团文化真正成为支撑未来竞争的软实力。

四是企业文化建设要依靠全员力量,必须体现广泛的群众性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组织的人文力量,必须是全员意志的体现,必须在全体员工的自觉践行中实现。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做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这一轮企业文化提升工作中,我们不仅两次编制调查问卷,听取6145人次的意见,而且还设计载体,吸引全体员工共同参与。

如集团党委提出了“寻找历史基因、寻找当今不足、寻找未来需求、寻找新鲜经验”的“四个寻找”任务,党政工团组织精心策划,分工落实。先后召开党委书记、总经理、工会主席、团委书记、各民主党派负责人企业文化研讨会,总结过去的经验与不足,探讨发展所需的新内涵、新方法、新途径。各单位基层党支部将“文化创新大讨论”作为组织生活的内容,吸引党员为集团文化创新集思广益、献计献策。以纺织工会为主开展的“历史的回响”征文,共收到应征稿件近600篇,编印了《历史的回响》文集;党委工作部、纺织工会组织拍摄、编辑了《时尚•经纬映像——上海纺织企业今昔》画册,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公开出版。团委组织开展了“寻找品牌、寻访优秀人物”活动,以年轻的视角寻找历史,注重对纺织优秀基因的感悟与传承,并通过微信平台系列宣传青年开拓海外市场的实例和体会,倡导勇于接受挑战的担当。“四个寻找”的活动载体,有效地把全体员工吸引到新一轮企业文化建设中来,使企业文化提升过程既是新版集团文化理念体系的形成过程,又成为广大员工自我教育、不断凝聚的过程。

(三)认真发展企业文化,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打造集团企业无坚不摧的软实力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个“百年梦想”,伴随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劳,“中国梦”演绎出了一幅幅精彩的新画面。

我们有着百年历史的上海纺织,其实从诞生之初起就一直在追求梦想与时尚。从手工织布制衣到机械织布成衣,成衣从遮体保暖到美化衣裳,从感性时尚到理性时尚,可以说,我们每一步发展都在向时尚迈进。

从手工时尚、到传统时尚,从机织时尚到智能时尚;从东方朴素时尚到西方文明时尚,从跟随西方时尚到主张东西方融合时尚,我们一步一步编织着我们的梦想。这个“纺织梦”这就是要“让百年基因与时尚元素协调发展,让科技与时尚融为一体,让东西文明融合成未来新时尚,不断创造新的商业价值、技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早在十年前,全国同行还没理解“时尚纺织”的深刻内涵、丰富外延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了“科技融合时尚”的征程。曾经有人说“科技看不见、时尚摸不着”,你们瞎折腾,但是上海纺织人怀着打造城市的时尚名片,引领时尚生活的信念一步步发展至今。事实证明,当纺织优秀文化基因遇见创新,不断注入新的内涵,不断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推动科技融合时尚协调发展之时,就会产生纺织时尚产业未来发展所需的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

提升后的集团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按照全国布局,海外发展;做强上海纺织,发展时尚产业的要求,着重传承与发展结合,力求成为有上海纺织自身特色,行业特征的企业文化,有上海纺织历史基因、文化个性的纺织时尚文化,简称为“时尚文化”。她象征着历经磨难、百折不挠,仍凤凰涅槃,生生不息、尽显百鸟之王,品行高洁,五彩斑斓的凤凰形象、品格和风采。我们将传承三大优秀历史文化基因,带着科技与时尚,不断向上、向善、向好、向前发展,形成“全国布局、海外发展”,可持续的驱动力量。时尚文化其精神内核就是“让百年基因与时尚元素协调发展,不断创造新的价值”。

时尚文化是一种发展理念。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工作的思想方法,是一种不断巩固发展,不断创造新鲜、新生、新产品、新功能、新业态的文化;是一种自尊、自信和自强的精神,是尽显东方智慧和中国哲学思想,是在过去企业文化的基础上的一种丰富和完善。

时尚文化是一种创新价值的追求。它追求的价值梦想是,在为客户和消费者创造价值,实现商品、服务的物质和精神消费中,完成企业的创新、技术进步和产品落地,体现企业的市场驾驭能力和存在价值,让我们的企业和员工成为在消费者、市场和社会中受尊重、有尊严、可信赖、受羡慕的员工团队和企业组织。

时尚文化是一种主张融合的思想。上海纺织的时尚文化,有百年历史底蕴,有东西文明融合的有生命力的发展文化,是一种与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海派文化相吻合的开明、开放、大气精细,霸气谦和的文化,是主张科技与时尚融合、历史与现实融合、现实与未来融合、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融合、个人与企业融合、企业与市场融合。这种融合背后的哲学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勤劳、智慧、勇敢和包容,是一种善学、能学,好学、会用的文化。这次企业文化提升过程,我们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坚持和巩固了2006版集团文化理念体系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的核心内容,同时,充实、丰富了八个方面的新的内涵,并力求文字表述简单、易记,朗朗上口。

一是倡导全球视野,追求更高更远更长更强。用更市场化、国际化的标准(从生存中求新发展、从发展中求新生存)来提高集团整体的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

二是倡导与时俱进、开放融合。不搞封闭的企业文化,把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动态建设、发展过程,十年磨一剑。

三是倡导驾驭变化。随着国内外市场不断变化,我们不仅要知变、求变,能应变,而且还要能驾驭变化的新常态;由被动适应、跟随,低水平生存变为主动创新、驾驭,并持续引领。

四是倡导聚焦核心“能力”。倡导个人、团队、企业都要形成适应和引领市场的可持续的、有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和系统整体能力。

五是提倡积极融合、内部协同、外部联动、集成各种有利于发展、增强实力的集团外、国内外社会资源,不搞夜郎自大、自以为是。

六是提倡员工行为准则,共铸企业文化之魂。

七是提倡作风建设的“四个永不”,即面对困难,永不言退;面对创新,永不言止;面对目标,永不言弃;面对事业,永不言满。

八是提倡开明开放、跨专业、跨地区、跨国界、跨文化发展的包容共赢的胸怀。

时尚文化是一种集群文化。我们期望的集团文化建设要形成这样一种格局,就是由集团统一使命、愿景、价值、精神和准则,集团各子公司,基层组织各有自身特点的集群文化。各事业部、子公司根据自己的市场、专业、员工等特点,形成自己的子理念、子文化,不断践行,从而形成集团“统一文化内核,各具文化特色的,万紫千红春满园”的企业文化建设风景线。

同志们,企业文化建设不仅需要我们不断认真总结过去的实践,提炼文化历史基因,对文字表述进行与时俱进的修改调整,以引领企业发展、适应企业内外情况的变化,而且更需要我们付诸于实际行动,见诸于实际成效。因此,我们要在四方面不断加倍努力:

——在科技与时尚的融合中,实现纺织时尚产业的新使命;

——在“全国布局,海外发展”中,集成各种有利有益资源,实现时尚生活的新愿景;

——在传承创新,东西方文明融合中,实现上海纺织在时尚产业中的领先地位;

——在同创共建集团企业文化集群中,实现社会、国内外市场、消费者对上海纺织人的敬佩。

提升后的新版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传承了优秀文化基因,体现了现实要求、融合了未来需求,与集团发展时尚产业,全国布局、海外发展的目标匹配,与集团的现实条件契合,经过导入和宣贯,必将融入我们的血脉,成为激励新一代纺织传人为做强上海纺织、再创辉煌的文化力量和精神支柱。